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人大建议

关于完善煤炭采空区移民安置政策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建议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03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51号

 

领衔代表:王明辉

(2019年1月23日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标题:关于完善煤炭采空区移民安置政策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建议

内容:太平乡因煤矿资源丰富,作为全市重要的产煤基地,多年来,煤炭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区的财税收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因煤炭采掘带来的采空区造成的种种危害也日益凸显出来,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201010月,市区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有针对性的解决采空区问题的实施方案《攀枝花市仁和区煤炭采空沉陷区农村居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攀府函[2010]60号)文件,但由于煤炭采空区移民搬迁涉及人数众多,仅太平乡采空区就涉及6个村,21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1537户,6317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63.21%,其中现状涉及818户,3783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33%。受采空区移民搬迁所需资金量巨大,搬迁安置资源有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只能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推进。截止201710月,太平乡共鉴定达到搬迁条件的农户有3791383人,已完成搬迁183624人,仅占采空区现状总人数的16.5%。近几年以来,我乡群众多次到区里上访,反映房屋安全、水资源受损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采空区村民房屋风化老化严重,房屋维修加固、改造重建受限。受采空区安置资金缺口大、房屋多年来未维修加固改造重建风化老化严重、后续生产发展条件缺乏等因素限制,短期内对鉴定为cd级危房的农户无法实施移民搬迁。村民一方面搬不出去,只能在原址居住生活,另一方面根据《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宝鼎矿区红线范围实行管理控制的通知》(攀府发[2007]36 号文件)精神,仁和区人民政府于2007125日发布通告:将太平乡河边村、花山村、半海村、革新村、龙潭村、灰嘎村(现已调整为大村村)6个村纳入煤炭矿区红线管控范围。通告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禁止矿区红线范围再迁入人口及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现居住居民不得新建房屋和其他设施。本通告发出后新迁人员和建设的一切设施,一律不纳入采空区调查补偿范围。采空区范围内的农户办不到建房手续,无法对房屋进行维修加固、改造重建,房屋风化老化严重,住房安全无法保障。另外,采空区内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是空沉陷区,且采空区范围内每个农户受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如:革新村只有沟边组受煤炭开采影响,其他3个村民小组未受影响。对居住在未受影响区域农户的建房手续也受到限制,群众意见较大、维稳形势日益严峻。若居住在老旧危房内的采空区村民发生安全事故,责任无法界定。

(二)采空区村民生产发展受限问题。受国家煤炭开采关停并转等政策影响,采空沉陷区的村民一方面无法象从前通过到煤矿企业打工,搞煤炭运输等方式实现就业、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太平乡农民自发转型发展芒果产业已达3.4万亩,但因地处采空区可能要搬迁安置等因素影响,项目申报受限,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效益低下,村民增收致富无路、生产生活困难,采空区村民普遍意见较大。

建议:

(一)采空区农户房屋及附属设施实物调查工作已经在2008年结束,补偿实物量已经登记造册,无论搬迁安置政策和补偿标准如何更替,都会按照登记造册数值开展相关搬迁安置补偿工作;所以,应该废弃或放宽采空区内不准新建房屋相关政策,鼓励农户选择安全地带新建住房,拆除原有危房,消除安全隐患;

(二)原有的搬迁安置补偿标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转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攀枝花市征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批复的通知》(攀府函[2008]46号)已经停止执行,建议尽快明确参照执行的补偿标准。

(三)积极鼓励具备产业发展基础,自愿就地发展的群众选择参照地质灾害点避险搬迁安置方式进行新建房屋安置政策。一方面解决了农户住房问题的同时,生活生产基本不受影响,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二是极大缓解采空区搬迁安置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同时杜绝了造成的搬迁资金严重浪费的现象。

(四)在逐步完善采空区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的倾斜力度和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攀枝花光热资源,大量引进培育技术成熟的芒果经济作物,加大芒果技术培训力度,少走弯路,逐步壮大芒果产业的发展规模,为太平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五)尽快出台采空区衍生问题相关政策法规,为采空区移民搬迁提供制度保障。稳妥处理水电转供事宜,以尊重历史和保障社会稳定角度出发,维持原有水电供应方式和原有协议不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稳妥的一次性补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