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仁和旅游 > 旅游要闻

四川最南端的“非遗风”吹进嘉禾大地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广旅局     发布时间:2024-08-2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8月9日至11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举行中国晚熟芒果季暨2024年仁和区城市形象推介会,苴却砚雕刻技艺、俚颇彝绣、羊皮鼓舞等来自四川最南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南湖之畔,让嘉兴市民、外地游客近距离体验川西南地区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了解一座千年古村落的动人故事。

嘉禾大地,沃野千里,自古有“浙北粮仓”之称。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来说,千里外的金沙江大峡谷到底如何巍峨险峻?传承千年的俚颇文化究竟又是怎样的神秘古朴?

△憨态可掬的巨型“攀芒芒”矗立在南湖湖畔

9日晚,南湖畔南湖天地,憨态可掬的巨型“攀芒芒”矗立湖畔,身着俚颇民族服饰的少年以舞会友,身怀非遗苴却砚雕刻技艺的传承人以石为纸、以刀为笔,让当地居民、外来游客“云”游仁和,体验当地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旅资源。

△身着俚颇民族服饰的少女和市民游客拉起手打跳

△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

“我最近也在学习书法,看到这个砚台和平时自己用的砚台很不一样,听介绍说是特殊的石材,看起来也很精美,所以就买了一块。”嘉兴市民张燕艳被展区一块块造型精致的苴却砚吸引,她表示,以前只知道攀枝花是产矿石的工业城市,今天才知道那里有如此富有底蕴的文化,“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那里亲身体验一番。”

△苴却石工艺品

“石质细腻,造型精美。”来自广东的游客黄先生对苴却砚赞不绝口,兴之所至挥毫写下“中国苴却砚”,他表示,“原来对攀枝花还比较陌生,都不知道那里可以产出这么好的东西,体验过后更觉‘手感’很好,写出的字我很满意,有机会我会过去体验下那边的文化。”

夕阳渐斜,余晖下的南湖闪耀着粼粼波光,耳畔突然响起迤沙拉村俚颇彝族小调,《拦门酒》的热情奔放,《车马盈门》的婉转悠扬,一曲曲饱含仁和区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歌舞、节目,把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给围观群众带来一个个“非遗震撼”。

△拦门酒

△歌舞《车马盈门》

“舞蹈很热情,让我对‘攀枝花’的初印象更具象了。”来自四川宜宾的“老乡”张列平被民族舞蹈和俚颇服饰所吸引,她说,“虽然同在四川,我还没去过攀枝花市,没想到这次出来旅行能够看到这样的表演,这样的推介形式挺好的,能够让外地人了解我们四川的风土人情。”

非遗传承,源远流长,一场线下体验活动只能窥其一斑。在漫长的时光岁月里,羊皮鼓舞、谈经古乐、苴却砚雕刻技艺、非遗折纸……这些闪耀在岁月深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攀枝花仁和人现代生活的滋养,涵养出深厚的文化自信。                                             

△各种精美彝族服饰

爽爽夏季,慢漫生活。本次推介会丰富的线下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正焕发新的希望与活力,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后续,仁和区还将在南湖天地、月河历史街区举行芒果品鉴、节目快闪表演等线下活动,向嘉兴市民推广攀枝花芒果,宣传攀枝花特色民族文化、风物特产。

 

图文来源:“这里仁和”公众号

审核: 李沛璇   责任编辑: 付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