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小镇】仁和苴却砚特色小镇:以砚为核谋振兴,雕刻发展新未来
来源:四川发布 发布时间:2023-09-19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0
日前,省政府发布2023年四川省特色小镇名单和创建对象名单,其中特色小镇名单共计26个,仁和苴却砚特色小镇上榜。
接续传承 小砚台登上大舞台
苴却石,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之中,具有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以其雕刻而成的苴却砚集“四大名砚”优点于一身,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被冠以“中国彩砚”的美名。近年来,攀枝花仁和区以砚为媒,深入挖掘苴却砚特色文化产业,聚力打造“中国彩砚第一镇”。小镇总面积4.9476平方公里,将苴却砚特色产品销售、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市场空间融为一体,聚力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产城人文融合,构建形成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一廊四园”空间格局(“一廊”即砚文化生态长廊,“四园”即文商旅融合发展园、苴却砚生态宜居园、砚文化创新创业园、苴却砚综合物流加工园),培育形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省级特色小镇,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2022年,小镇累计完成投资33.649亿元。
因地制宜 小产业实现大飞跃
小镇依托丰富的苴却石资源,以砚文化为核心,以苴却砚为特色,从土坯作坊到集群发展,基本形成苴却砚生产、加工、销售、展示及创意设计等全产业链开发态势,从事苴却砚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达50余家,形成具有仁和区特色的苴却砚产业“六个一”发展格局(即:一批苴却砚生产企业、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一个苴却砚文化旅游区、一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一座苴却砚博物馆、一个苴却砚文化艺术节)。现如今苴却砚产业正茁壮发展,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量和技术都实现了质的飞跃。2022年,小镇地区生产总值8.58亿元,吸纳就业人数2397人。
广而告之 苴却砚品牌声名鹊起
小镇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苴却砚之乡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连续举办十三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苴却砚雕刻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镇所在区域被评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仁和区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命名为“中国苴却砚之乡”,苴却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天府旅游名品称号;苴却砚文化街区被授予了“攀枝花学院双创基地”“攀枝花学院艺术实践基地”牌匾,开启了苴却砚文创校地企三方合作的崭新篇章;馆藏1600多件作品的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免费开放,以苴却砚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苴却砚文化旅游区也在持续打造中,苴却砚已成为攀枝花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创新融合 带动文旅、商贸联动发展
小镇通过大力发展苴却砚产品加工、销售、文化展示、互动体验等产业,引领带动文旅、商业、物流等多业融合。高标准建成中国苴却砚博物馆,重视对苴却砚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建成苴却砚文化旅游街区、苴却砚湿地公园、大河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打造形成苴却砚主题文化研学旅游聚集区和苴却砚文化旅游商品集中交易区。苴却砚文化研究中心、苴却砚大师工坊、文房四宝集市等文化旅游项目陆续投入使用,研文化雕刻艺术学校筹办工作加快推进,持续推进苴却砚雕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传播、再造和传承。目前小镇内共引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大师2人、中工美行业大师2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28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宣传大使2人。2022年,小镇入驻文化、旅游、商贸等业态商家1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文化,是城市的“精气神”。漫步在苴却砚特色街区,苴却砚文化主题酒店、苴却砚湿地公园、苴却砚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坐落有致,这里作为仁和区苴却砚产业的新起点,是历史文脉、文化产业与现代规划的汇聚之地。仁和区将依托这一方砚台,让传统文化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中大放异彩,雕刻出城市发展的新未来。
编辑:刘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