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春风向未来 解读四川最南端的乡村振兴实践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3-02-2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0
二月的仁和,处处升腾希望。
整齐排列的分布式光伏,有序建设的农文旅项目,硕果累累的产业园区……在农村大地上交织成一曲绚丽的乡村振兴发展乐章。
如何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打造高水平示范样本?仁和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创造“金饭碗”。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请跟随记者的视角,一同走进四川最南端,探究共同富裕路上的仁和乡村振兴实践。
举旗定向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早在一年前,仁和区就通过2022年仁和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动员大会,表明了创建的坚定决心。
定目标、分任务、表决心。“抓粮食生产、搞特色产业、提生活环境”,一个个关键词映射的是仁和儿女勠力同心构建全域乡村振兴的拳拳之心。同时,大会通过了《2022年仁和区乡村振兴竞技拉练实施方案》,全区三次乡村振兴竞进拉练,赛成绩、找短板,拼出乡村振兴拉满“进度条”的“奔跑模式”。
3月28日,团山村、高峰村、共和村……看集体经济发展、听基层治理成效、观“百年丁木”树影婆娑。
7月6日,大龙潭村、胜利村、小啊喇村……火龙果园花开正艳,樱花谷项目建设正酣,河谷农业产业带绿意盎然。
10月15日,红旗村、辣子哨村、乌拉村……田园综合体提档升级,村组干部活力动力充分涌现,银杏渐染满目金。
一场拉练比拼决心,乡村振兴各展所长。通过竞进拉练,各乡镇、各村推动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区创建工作的干劲凸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展现,全力争创、深耕“三农”的信心和决心愈发坚定。
2022年,仁和区推广粮经(菜)复合种植4.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2.74%,2.41%;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500余元、增速16.1%;稳妥推进林果上山,积极推动“旱改水”“园改耕”,近两年累计耕地净流入1000余亩,全力“奋进”的势头势不可挡。
产业兴旺
注入共同富裕“源动力”
“抢抓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快构建“4+2”现代特色农业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第二粮仓”仁和基地。”刚刚结束的区“两会”,为全年“三农”工作圈出了重点,“攀粮”“攀果”“攀菜”“攀畜”成了新的热搜词。
围绕“一品牌两中心”做强“攀果”品牌,仁和2022成果满满。
去年8月,“向芒而生”2022年中国晚熟芒果季在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启幕,持续三天的直播活动带着280万+网友跨越时空,“云”尝优质晚熟芒果的甜蜜滋味。直播活动共计销售芒果9万余件,销售量约42万斤,销售额达150余万元。
当天,仁和区还举行“向芒而生”——2022年中国晚熟芒果季启动暨集中采购签约仪式。仪式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对混撒拉优质晚熟凯特芒果标准进行公开发布;国内9家大型企业与仁和区签订3.8万吨集中采购协议,将来自四川最南端的阳光滋味带向全国各地。
9月—10月,仁和区推出“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攀枝花仁和专场直播带货活动”。为期12天的“向芒而生”直播中,仁和区12位乡镇长变身才艺“主播”,带着各乡镇特色农产品、非遗传承乘着“云端”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产业激发“活力”,奋进共同富裕。2022年,仁和区粮食播种面积12.38万亩,发展芒果、石榴等特色水果45万亩,2022年农业总产值完成55.5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35.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494元,增速6.4%,全市排名第一。
文旅挑大梁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今年春节,仁和区依托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获得65万游客的青睐,仁和迎来了近年来客流量最多,旅游消费收入最多的春节假期,直接收入达5800余万元。
“排长龙”、“人从众”、一房难求的背后,是仁和区瞄准全域旅游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游的成果显现。
“这次春节我在村里卖凉粉、凉面,短短几天挣了8000多元,没想到有这么多游客来,由于准备不足,后面直接不够卖了。”看到家乡的变化,说起春节的收入,迤沙拉村民高玉芳脸上写满了自豪。
春节期间,迤沙拉通过富有彝风的俚颇彝绣、彝家特产吸引游客驻足,“焰火晚会”、谈经古乐、羊皮鼓舞等表演也轮番上演,引来游客阵阵喝彩。
近年来,仁和区不断深化俚颇彝族文化的探源与发展,先后投入1380余万元,全力推进迤沙拉村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深挖俚颇文化底蕴,通过羊皮鼓舞课间操、俚颇彝绣等方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本次春节,迤沙拉共计接待游客5.78万人,累计收入达660余万元。
宜居环境,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仁和区2022年累计打造“美丽四川·宜居乡村”55个,创建国家级“文明村”2个、省级2个,建成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1个,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2个;扎实推进“三大革命”,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占比9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如今,脱贫群众走上致富路、边远村庄旧貌换新颜,映射的是仁和区全力构筑全域乡村振兴的初心。仁和区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称号,为2023迈步共同富裕注入了不竭动力,这片“希望的田野”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快速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