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滨 以砚会友丨攀枝花市第十三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暨“这里仁和·知时节读书会”贺冬大典在仁和举行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3-01-0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0

        四川最南、阳光正好,大河之滨、以砚会友。12月29日,攀枝花市第十三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暨“这里仁和·知时节读书会”贺冬大典在仁和区大河广场举行,在冬日暖阳照耀下,来自省、市与毗邻区县有关部门的500余名嘉宾齐聚仁和,共兴苴却文化发展、共商全域旅游发展大计。

  

  攀枝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海,四川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王燕林,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等领导、嘉宾应邀出席活动。

  区委书记班宏,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军,区政协主席李孝彬,区委副书记汪雪林出席活动。

  伴着密集鼓点与传统民乐,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鼓舞中拉开序幕。《鼓彝岭》《苴却砚》《这里仁和》等饱含仁和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歌舞将现场氛围推至高潮。

  

  

  

  

  

  苴却砚被誉为“中国彩砚”,集“四大名砚”优点于一身,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活动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为荣获攀枝花市第二届苴却砚雕刻行业工艺美术大师的工艺美术大师颁授证书。

  

  

  四川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王燕林为苴却砚授牌天府旅游名品称号。

  

  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军在致辞中代表28万仁和人民为八方来客送上最温暖的祝福,希望本次艺术节成为各位宾朋今冬共赴仁和的一次美好之约、难忘之旅,并以此为契机为仁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关注与支持。

  

  当天的活动中,仁和区发布了全域旅游地图及精品旅游线路,并与永仁县签订文旅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围绕文旅宣传互动、文化艺术交流、旅游资源共享、古村共同发展四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双方将建立两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文旅“走亲”活动,推动两地特色文旅交流互动。同时,为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双方下一步将把永仁方山、外普拉等旅游资源与仁和营盘山、迤沙拉等康养旅游资源串联成线,将迤沙拉村与外普拉村结为“姊妹村”,协同开发和宣传营销旅游产品,促进两地文旅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擦亮苴却砚文化品牌,当天,中国苴却砚博物馆还与民间艺术家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打造“砚文化图书馆”“古砚史物厅”等项目。

  

  

  近年来,仁和区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构建“康养+文化”“康养+旅游”等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以“遇见四季”为主题的精品文化旅游活动。

  如今,随着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成都等地与仁和的时空距离再次缩短,四川最南端已不再是“诗与远方”,而是“心才动,身已动”、可以说走就走的目的地。

  

  目前,仁和区已建成迤沙拉古村落、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等一批旅游景区,成功申报3个国家AAA级景区、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及天府旅游名村、天府旅游名品,一步步打响仁和区全域旅游品牌,一步步展示“天时地利、这里仁和”的城市形象。

  

  

  

  活动结束后,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共同参观了全新升级改造后的中国苴却砚博物馆。